《系统之美》读书笔记

系统之美

Posted by Coderidea on June 16, 2022

《系统之美》读书笔记

《系统之美》这本书读了有三遍了,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读第三遍的时候,我做了一个读书笔记的脑图(见文末),做完后让我对整本书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需要脑图原文件的可以留言。 作者在前言里这样写到:”我想告诫大家,本书和其他所有书籍一样,也存在偏见和不完整性。我在本书中阐述的内容可能只是系统思考领域的九牛一毛,如果你有兴趣去探索,你会发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而远不止本书所展现的这个小世界。我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你对系统思考感兴趣;而我的另一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具备基本的理解和应对复杂系统的能力——不管你在阅读本书前后是否接受过正式的系统训练。”

每本书或多或少的存在作者的偏见和不完整性,所以读任何一本书都需要思考。在读了三遍后,我离作者想达到的目的越来越近了。

作为了一个从事了软件行业多年的人来说,作者提到的系统理解在软件架构设计方面有很多的体现的,软件也是系统的一种,像建模、微服务(子系统)、服务间的边界定义等等都是架构设计上的基本术语。

在系统世界的生存法则第一条是”跟上系统的节拍”,在你想以任何方式去干预系统之前,首先要观察它是如何运作的。这一点在前一段时间接手改造的一个老系统有了充分的实践。 这一节内容可以堪称如何接手改造一个旧系统的指导原则了。首先要研究它的历史,询问那些曾长期关注它的人们的意见,让他们告诉你曾经发生过什么。如果可能的话,去寻找或者制作一张图表,显示系统实际数据的时间变化态势——人们的记忆不是一直很可靠的,尤其是对于相对久远的事件。涉及到软件系统的话,还需要关注数据的整个流向到底是怎样的,涉及到技术架构上的问题你就不能去问业务,拿到别人的理解后还需要验证,真实的系统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软件系统的还是比较容易验证),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部署架构图,和数据流向图即作者所说的图表。 这一方针看起来简单,实则不然。除非你能养成这样做的习惯,否则就会多走很多的弯路。从系统的行为开始,强迫你自己关注于事实,而不是各种理论。同时,这也有助于防止你快速陷进自己的信念、误解或其他类似误区之中。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等着去有更多的理解和实践,在讲到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在更换领导后,系统的行为会不会变化时,这样说到,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功能或目标;内在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了要素之间的连接,通常会改变系统的行为;尽管要素是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系统部分,但它对于定义系统的特点通常是最不重要的——除非是某个要素的改变也能导致连接或目标的改变。例如,更换国家最高领导人。像前苏联领导人由勃列日涅夫换成戈尔巴乔夫,或者是美国总统由卡特换成里根,虽然这个国家的土地、工厂和亿万民众仍然保持不变,但仍有可能把整个国家引向全新的方向,因为新的领导人可以为土地、工厂和民众制定新的规则,或让国家系统的目标发生改变(这两点就是干预系统的两个杠杆点改变系统的目标和改变系统的规则)。当然,也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土地、工厂和民众是国家系统中长期存在的物质要素,变化相对缓慢,任何一个领导人对整个国家的改造程度都是有限的。 还有很多的知识点都在脑图里了,喜欢的去读原书吧,一定会有所收获的。